转眼间一年又过来了。
有所失,有所得。每当到了一年要结束回首过去的时候,不自觉的都会去慨叹一年过得太快了,总是留下太多的遗憾。
在一年前,我写下了“积跬步,至千里”,希望自己能积累点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一些。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读完了20本书。在不规律的双城生活中,在放弃和坚持的挣扎中断断续续的运动终于甩掉了8公斤的赘肉。不再熬夜,坚持早起。
转眼间一年又过来了。
有所失,有所得。每当到了一年要结束回首过去的时候,不自觉的都会去慨叹一年过得太快了,总是留下太多的遗憾。
在一年前,我写下了“积跬步,至千里”,希望自己能积累点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一些。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读完了20本书。在不规律的双城生活中,在放弃和坚持的挣扎中断断续续的运动终于甩掉了8公斤的赘肉。不再熬夜,坚持早起。
写在前面的话:
十年前,去离家千里外的省城读高中,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一次归家返校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有感于父爱无言,总是默默在背后支持我的每一次前行,纵使自己受尽委屈。
上月初,父亲在外骑行不幸罹难,恍恍惚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似梦似醒。翻出旧文,以表哀思。
“宁静致远” ——题记
如果说一定要给过去的一年贴上一个标签的话,我会选择“兵荒马乱”。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生活偏离了“正常”的轨迹。出于本能中对于不确定性的不安,惶恐、不安、焦虑,却又怀着一丝侥幸。期待着疫情过去,却无法让时间停滞。
无关乎悲观亦或者乐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与其说需要适应的是疫情常态化下的生活,倒不如说需要适应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生活。日子都是要继续下去的,生命里的每一天都只会经历一次。
新年的第一天,撇开那些不快,回首过去的一年,依旧是收获满满:
如果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和伟忠师兄合著的书籍正式出版上市,虽然卖出去的数量不到2000本,但是已经远超预期。可以说是圆了一个儿时的梦想。10多年前初一,当自己的作文被《石油工人报》作为一个豆腐块刊登出来的时候,不知满足的我,就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让自己的文字被印成铅字,真正的能有一本封面上写着自己名字的书。昔日骨子里尚存的一点点文艺气息,曾经幻想着可能是一部游记亦或是记录生活点滴足以温暖别人的文字。年岁渐长,那些年少时的梦想渐渐被尘封。
也许自己早已忘了,但也许不经意间就会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虽然没有最终卖文为生,但最终在华章卞编辑的帮助下,出版了一本技术类的书籍。也算是最终将自己的名字印在了封面上。
当然说起另一件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有幸被鹅厂技术人的纪录片《递归》的策划选中,参演了其中的一集。这一集的标题是!《鹅厂技术青年的模样》,在里面讲述了自己加入腾讯前后的故事。采访过程很长,最终根据需要节选了一部分内容。其实最想说的一句话还是莫忘初心。“通过自己的知识、自己的代码去帮助别人,改变一些人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取更多便利”。对于这样一份自己挚爱的事业和工作,遇到问题在所难免,要不断踏出自己的舒适圈,解决问题。
这一年是格外艰难的一年,那么坚持阅读一定是我这一年里做得最正确的选择,小视频会让人焦虑和空虚,那么读一些有挑战的书籍则更会让人安心。也许有时候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认识与主流的观点有些许不同,在不断的阅读中,可以很容易找到共鸣。也同时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对这个世界对我们所生活环境的感知。希望新的一年可以继续坚持读书。
如果说对于新一年的期望,我希望选择”积跬步,至千里“作为新一年开篇词。希望新的一年里,可以坚持学习,坚持读书,点滴积累,不忘初心。
十一月的江风拂过那一刻,似乎些许凉意。
偶然在电梯里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在哭着闹着向家长要看抖音的时候,心生感慨,想聊一聊关于以短视频为代表的信息流产品和读书的话题。